一本获得美国社会学协会六项大奖的书
2019-03-11 10:25:02
  • 0
  • 0
  • 0

来源:社会学吧 

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到2016年大选,美国暴露了自身积累已久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撕裂的国家、多元利益的掣肘、两党的互相攻讦。而在这混乱无序的背后则是底层人民扫地出门,中产阶级美国梦碎。但问题并非凭空产生,对美国的流行想象和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作为超级富足的世界强国,美国在发达国家中的贫困率一直居高不下,形成了美式富足与贫困悖论共存的尴尬局面。对此,我们需要一种有效的解释,并以此预测未来,提供镜鉴。

印度裔学者、美国西北大学社会学教授莫妮卡·普拉萨德(Monica Prasad)在金融危机后便着手解决这一难题。在此之前,她便对自由市场的政治学以及财政社会学有深入研究,在深厚的学科积累基础上,她再次独辟蹊径,将历史维度引入政治经济分析,以比较视角检视了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路径,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的“需求侧”理论。她以税收和金融为支点,以19世纪中期开始的美国农业利益促进运动为主线,将那些遥远的、细碎的文献资料整合进了条缕清晰的逻辑框架,生动且令人信服地论述了今日美国矛盾的历史根源。

《过剩之地》甫一出版便斩获了美国社会学协会最佳图书奖等六项大奖,引发热议,其本人也成为社会学界的一颗新星。

自由放任的神话,政府干预的真相

对于美式贫困的常见解释是认为美国政府信奉自由放任主义,“弱”美国政府的神话如象征符号一般影响着人们对美国的认知。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过剩之地》开篇就直截了当地破除了人们对美国自由放任神话的迷思。

故事从美国FDA的巾帼英雄开始,当欧洲国家因宽松的消费管制而为某款药品付出惨重代价时,美国却因在政府干预背景下的个人英雄行动而躲过一劫,挽救了无数婴儿的生命。回溯历史,这并非特例。一场虚拟的美国农民欧洲之旅就此踏上征程,从19 世纪90 年代到20 世纪的前30 年,在反垄断、管制、税收和货币改革四个方面,美国的政府角色和强大干预力都甚于欧洲诸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农民本希望在欧洲学习到更先进的政府干预经验,但却败兴而归,原来美国才是政府干预的典范。

被忽略的历史,被忽视的农民

既然美国本就有着强大的政府干预传统,那为何贫困和不平等问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对比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欧洲诸国,其在高速发展五十年的基础上较好地协调了贫困和不平等问题,那么美国到底有何不同?普拉萨德不满于过去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各种主流解释,它们都普遍忽略了一段重要的历史和一个重要的利益集团——美国农民。

19世纪晚期,美国经历的是前所未有的爆炸式经济增长,其生产的初级原材料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不平衡,供大于求的局面加上金本位制的掣肘导致了令人沮丧的通货紧缩,最终农业生产的极大提高反而伤害了农民自身。当时,路易斯安那州的传奇州长休伊·朗质问道:“这是一片超级富足的过剩之地,可为何到处都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无家可归的人呢?”

经济失败必然导向政治行动:欧洲诸国的主导性回应是贸易保护主义,相反,在美国,农业对价格不稳定性的关注先是转变为对生产过剩的关注,随后就转变为对财富集中的关注。农场主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滋生出强烈的国家主义倾向,并与民粹主义国家行动者互动,最终导致美国走向了凯恩斯主义的消费国家而不是福利国家。

按揭凯恩斯主义兴起,过剩之地的贫困悖论

《过剩之地》的独特贡献就在于对这段历史和农业利益促进集团的详细追溯。普拉萨德以其深厚的财税学积累和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梳理能力,为我们重现了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美国的社会政治经济面貌:促进农业利益的税收管制和金融管制,在政治狂人的“共享财富”实验、两党斗争的激烈交锋、农业利益集团的积极游说,以及大资本家的妥协周旋和舆论宣传中,确立了美国经济的消费导向。美国最终以“需求侧”经济与欧洲诸国的“供给侧”改革形成对比,最终走向了按揭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发展道路。

简单来说,按揭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模式让美国以信贷消费代替了欧洲国家采用的福利国家政策。这一模式为美国带来了战后的高速经济增长,然而也埋下了危险的种子。无论是住房还是教育都依赖于信贷消费,于是因各种原因被排斥在信贷体系之外的美国人就成了美式富足下悲惨的贫困人口。无论是扫地出门,抑或美国梦碎,都是这一经济增长模式的直接后果。

普拉萨德在《过剩之地》中以完整的逻辑链条阐述了一个圆满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并在很大程度上给出了美式富足与贫困悖论的理论和现实解释。她试图让我们警醒,以信贷和消费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长远弊端,希望重视福利国家在稳定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

当然,本书对中国读者的意义也不止于此。或许普拉萨德的结论与立场仍有待接受更多的争论和检验,但更为重要的是,她让我们了解到美国政治经济的动态变化特征,而这一变化则是对各种经济决定论的重要补充。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并非某些一成不变的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因应各种不同的经济社会问题,他们各自都会改换立场,争取不同选民的支持。而在此过程中,美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又会出现不同的转向甚至转折。如此,《过剩之地》为我们提供了观察美国的一个动态的视角。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当前的国内外局势下,《过剩之地》的出版可谓生逢其时,正如本书代译序中顾昕教授所言:“《过剩之地》讲述的是美国有为政府的故事,而这个故事以及讲述故事的方法,特别值得中国学人仔细品味。”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